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洛阳花椒种植面积达25.5万亩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1-08-07  浏览次数:55
核心提示:  大雨过后,烈日晴空。来到宜阳县香鹿山镇椒鹿原,空气中弥散着麻麻的味道。顶着太阳,汗珠爬满了脸颊,留村椒农刘小安的心里却踏实了。花椒成熟期
   大雨过后,烈日晴空。来到宜阳县香鹿山镇椒鹿原,空气中弥散着“麻麻”的味道。顶着太阳,汗珠爬满了脸颊,留村椒农刘小安的心里却踏实了。“花椒成熟期最怕大雨,太阳火辣辣,花椒才能红彤彤。不出意外,今年还是丰收年。”从打工谋生到致富能手,小花椒映红了刘小安的小康路。

  椒鹿原,豫西地区最大的花椒基地,沟岭之间延绵21公里,面积达5.5万亩。作为椒鹿原的核心区,留村仅用了三年时间,完成全村4680亩土地的种植结构调整。如今,大片的花椒树已经进入盛果期。尚处于成长期的园子里,间种花生、药材、朝天椒等作物。“以短养长,保证乡亲们的收入不能减。”留村第一书记夏伟锋说。

  无独有偶。在伊川县鸦岭镇,“岭上硒椒”率先开采。“咱这地里都是好品种,有大红袍,有狮子头,有黄盖,加上富硒地的滋养,抢手得很!”楼子头村椒农李建国说起花椒头头是道。对于7亩椒、2万块的收益,这个地道的“老把式”很满意。

  “洛阳花椒种植历史悠久,但真正发展成产业,就这三五年的时间。”洛阳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。如今,不只是鸦岭、椒鹿原这两大核心区,花椒产业在丘陵山区遍地开花,种植规模达到25.5万亩,成为重要的富民产业。

  花椒产业脱颖而出,并非偶然。洛阳丘陵山区广布,十年九旱,常年缺水。这样的土壤条件,偏偏是耐旱的花椒的“最爱”。过去大家习惯于搞传统作物,一年满打满算能挣一两千块钱。相比之下,花椒的“经济优势”显而易见。

  然而在最初,要让乡亲们作出改变,并不容易。“大家都觉得不靠谱呗!”夏伟锋说。前些年,村里利用产业帮扶政策,给大伙儿免费发树苗。一听免费,家家户户争着要。可没多久,心气儿就“凉了”,有的种了又拔掉,有的压根领回去就没种。

  老话讲,眼见为实。为了搞活产业,镇村两级开始逐村召集干群代表到陕西韩城考察,让群众与当地椒农面对面。“这一下,眼馋了。”夏伟锋说,回来之后,不用讲道理,群众自己把花椒苗栽遍了山梁。

  刚开始,乡亲们卖的多是湿椒,尽管效益比传统农业高了一大截,但与下游的采购、加工环节相比,还是“胳膊拧不过大腿”。“花椒地头价七八块钱,经过烘干、包装,到市场上起码七八十元。”夏伟锋算了一笔账。

  道理都懂,但对于一家一户来说,搞加工贸易并不容易。面对花椒产业“重一产、缺二产、少三产”的普遍问题,去年,留村利用集体经济引导资金,联合返乡乡贤打造了自己的花椒烘干、色选车间,花椒酱、花椒油、花椒芽菜等深加工产品也接连上市。

  “在全国大市场、大流通的当下,谁掌握了市场,谁就掌握了主动,小小花椒也不例外。”洛阳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。如今,在椒鹿原,豫西花椒交易市场正在谋划布局;在伊川鸦岭,花椒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已经落地实施,很快将实现从种植到烘干、从包装到上市的一条龙产业链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主办单位:达州市苍龙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

蜀ICP备2021005849号-1